“街舞新势力 共筑新未来”全国街舞行业发展论坛暨省级推广办公室成立仪式在天津、云南、广西、山东相继举行
阅读次数:653
继街舞教材由吉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广受高校采纳后,全国青少年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街舞项目又有新动向!
4月以来,中心街舞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举办街舞行业发展论坛暨省级推广办公室成立仪式,目前已于天津、云南昆明、广西南宁和山东济南四地圆满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深化《标准》在各省的应用普及,同时发挥行业名师和优秀企业的引领力量,汇聚各方智慧,深入探讨街舞行业的创新路径和潜在的发展机遇,推动街舞运动健康、规范、有序发展,为行业的繁荣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主要内容涵盖街舞名师课堂、行业资深人士经验分享以及中心街舞项目介绍和探讨等环节。会上,中心街舞委员会同步成立了青少年街舞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省级推广办公室,其中广西推广办落户于广西财经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推广办落户于山东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云南推广办落户于云南省健美操协会。此举不仅为等级标准在各省的快速推广和普及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标准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认可度。同时进一步深化基于街舞《标准》的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拓宽合作渠道,激发各省街舞运动的发展活力,为街舞运动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各省论坛的筹备工作和省级推广办的落地实施,均获得了当地相关高校及行业协会的积极支持与热忱参与,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论坛(天津站)在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召开,天津体育职业学院副院长潘政彬在会上发表了关于天津体职院街舞专业学科整体规划与发展的讲话。同时强调,天津体育职业学院期望与街舞委员会在街舞标准化推广及产教融合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进相关举措的逐步落地实施。
论坛(广西站)中,广西财经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吴定伟表示,希望以论坛为契机,搭建街舞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培育街舞赛事运营管理人才。院长王秋霞同样也期待通过论坛的深入交流与探讨,不断发掘体育教育领域的新模式与新路径,以更加扎实的步伐培养更多出类拔萃的体育人才。广西财经学院教师、广西街舞推广办主任杜小娟表示,推广办将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系统和权威的学习评价体系,在街舞专业校企共建和街舞学历教育普及工作中也将与省内优秀街舞俱乐部展开合作。
论坛(山东站)在山东体育学院举行,山东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王立平在发言中强调,山东体育学院是山东省内最早开设流行舞专业的本科高校之一,2024年将重新启动流行舞专业的招生计划。学院将秉持培养创新精神和专业素养的街舞人才为核心目标,通过科学的教学体系和实践锻炼,努力培养出更多具备高水平和卓越才能的街舞人才,为街舞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等主流媒体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报道。
论坛(云南站)由云南省健美操协会承办,在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举行。会上,青少年街舞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云南省推广办挂靠单位——云南省健美操协会与CHUC云南街舞联盟行业发展学会、云南民族舞团达成战略合作,积极探索文艺与体育领域的创新合作模式,携手为云南街舞运动开启全新篇章。云南省体育局官网刊发此次会议报道。
为有效促进街舞培训机构及高校社团创新性运营发展,各站论坛特邀街舞领域名师与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就教学心得、机构运营策略及前沿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以期助力街舞机构塑造和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持续发展。
街舞资深教学专家大木老师简述构建精彩街舞课程的要领,强调教学方法的关键作用,通过创意教学策略和精准指导激发学生潜能。跳跳大师AI云陪练APP负责人李义鹏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街舞事业中的应用,特别是智能化教学辅助工具和在线学习平台。极致舞商学院创始人熊鸿雁剖析街舞行业现状,揭示机构运营管理的底层架构。米鹿拓客与一米科技创始人于鑫尧分享招生经验,探讨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吸引学生的方法。
在各地会议中,中心街舞委员会主任朱延飞向参会的高校及地方街舞机构代表们,全面细致地介绍了全国青少年操舞体育文化中心成立的背景、宗旨及服务范畴。他详尽阐述了街舞委员会的长远发展规划,并对教练员的注册培训制度、青少年等级评定机制、人才升学途径以及赛事展演活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说明。围绕以上街舞工作核心内容的创新发展路径,与会人员展开了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探讨。
全国青少年操舞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街舞委员会成立以来,街舞项目得以快速推进,成效显著。目前,在各省相关高校、协会的积极参与下,省级推广办已在天津、安徽、广东、云南、广西、山东等多个省市相继成立,为街舞运动在各地的普及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街舞标准教材由吉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后,被福建体职院等众多国内高校广泛采用,进一步提升了街舞等级标准的实践价值,为街舞运动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心的统筹引领下,街舞委员会将坚定不移地推进青少年街舞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市场化应用,充分发挥在产教融合中的技术优势,积极推动街舞学研进程的深度融合。以此为基础,聚焦赛事展演活动、师资培训以及人才培养与升学等核心工作,深入挖掘街舞项目的发展潜力与活力,为街舞从业者和青少年人才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服务,为街舞运动的健康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推动其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